《被讨厌的勇气》

date
Aug 27, 2022
slug
hate-courage
status
Published
tags
读书笔记
summary
type
Post

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

你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的目的,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者恐惧之类的情绪

你想变成别人吗

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,就不能一直这样
不破不立
勇敢一点,打破常规,也许会发生奇妙的事情
愚蠢的定义是是企图用同样方法,却想得到不一样的结果
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,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
把注意力集中在能改变的事情上,多在影响圈做事

人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

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,即使有各种不满,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轻松,更安心
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,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,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

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

首先,要有”摒弃现有的生活方式“的决心
活在“如果怎样怎样”之类的假设之中,就根本无法改变
无论之前人生发生过什么,都对之后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
比如自己不想写水文,总觉得没意义,没价值,其实是在逃避,其实是不愿意出去被人评价,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
即使落选也应该去做,可以有所发展,可以快速试错
 

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

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

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,没有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,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的力量
人际关系中一旦确定了我是正确的,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,过度拘泥于胜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,只看胜负会走错道路
如果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话,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
 
 
 

让干涉你生活的人都见鬼去

自由就是不在寻求他人的认可
  • 人寻求他人的认可很多时间都是受赏罚教育的影响
 
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?
  •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而活,那谁会为自己而活
 
课题分离
  • 如何辨别是谁的课题: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,最终会有谁来承担
 
对认可的追求,扼杀了自由
  • 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不现实的
  •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,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,这是一种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撒谎的方式
  • 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
 
自由就是被人讨厌
  • 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,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
  • 不是要惹人厌,而是不要害怕被别人讨厌
  • 即使有人不喜欢你,那也不是你的课题。而且”应该喜欢我”,是干涉别人课题的想法
  • 不想被讨厌是我的课题,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
  • 只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,是否喝水是那个人的课题
 
人际关系的王牌,握在你自己手里
  • 王牌是什么?
  • “因为那时候被打所以关系不和”是原因论的想法。
  • 为了不和才搬出被打的记忆,是目的论的想法。
  • 那么只要我想改变目的,事情就能解决,我是有主动权的
  • 如果被认可欲求所束缚,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

要有被讨厌的勇气

课题分离,那就意味着一种孤独的生活方式,减轻人际关系负担,也意味着失去他人的联系,这能行吗?
 
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
 
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
  • 共同体感觉: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的“有位置“的状态
  • 起点需要怎么做呢? 把对自己的执著(以自我为中心)变成对他人的关心
 
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
  • 一味在意”他人怎么看“的生活方式正事只关心”我“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
 
你不是世界(地球仪)的中心,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
  • 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,它必须靠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得到
  • 积极参与=直面人生课题。不回避工作、交友、爱之类的人际关系,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
  • 主动迈出一步,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,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,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
  • 归属感不是天生就有的东西,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
 
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
  • 希望你不要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,而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,属于更大的共同体,国家社会而且在哪里都可以做出某些贡献
  • 为什么我要意识到更多更大的共同体:家庭、学校、企业、社会、国家
    • 在小的共同体很容易遇到麻烦,比如在学校中受欺负,在工作中受到挤兑,对学校or企业的共同体无法产生”可以在这里“的归属感,这种时候如果你认为,工作就是一切,那你就会没有任何归属感,然后就会逃避到更小的共同体中,比如家庭,还会躲着不愿意出去
    • 希望你知道还有更多更大的别的共同体
    • 如果在学校中没有找到共同体,还可以再学校外面找到自己的位置,可以转学,退学,一张退学申请就可以切断联系的共同体终归就只是那种程度的联系
    • 如果了解世界之大,你就会明白,自己在工作、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
    • 跳出当前的难受的共同体很难,不过有原则:首先应该考虑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
    • 如何倾听呢?就是不要用当前小的共同体的常识开判断事物,要遵从更大的共同体
    • 假设在工作中,领导的权力和权威只适用于企业这个小的共同体,其他什么都不是,如果按照人的社会来考虑的话,你和领导都是平等的人,如果被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,那就可以正面拒绝
    • 如果因为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,那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不要缔结
    •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,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
    • 没有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,更多其他的更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
 
批评不好,表扬也不好
  • 在课题分离下,如何带来良好的关系?
  • 横向关系
  •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”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“这方面的特点,无意间会营造上下级关系
  •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”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“,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
  • 表扬和批评的区别只有”用糖还是用鞭子“的区别
  •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想要表扬别人,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成纵向关系的证明
  • 阿德勒反对一切纵向关系,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,虽不同但平等
 
有鼓励才有勇气
  •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? 正是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
  • 那横向关系就不会再有干涉吗?不会
  • 可以援助(鼓励)但不要干涉
  • 让他可以自信,提高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,有勇气
  • 人会因为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
  • 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,(获得表扬不就是做了别人认为对的事情,得到了别人价值观下的认可嘛),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,一辈子为别人的意愿活着
 
有价值就有勇气
  • 如何鼓励呢?
  • 如果考虑一下平等的伙伴给你提供工作帮助的时,答案就出来了。
  • 回应:谢谢、我很高兴、帮了大忙了
  • 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,评价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
  • 谢谢不是一种评价,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,人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,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
  • 人如何获得勇气?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(我对共同体有用)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
  • 自己主观感觉”我对别人有用”,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
 
只要存在就有价值
  • 用行为标准看待他人(就是那个人“做了什么”),卧病在床的老人,净做坏事的孩子,看起来似乎是没什么用
  •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
  • 不要从100分出发看待一个人,那样只会不断减分,要从0分出发,那么存在本身就应该表示感谢
 
无论在哪里,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
  • 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怎么办?
  • 首先与他人建立横向关系
  • 如果你与某人建立了纵向关系,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
  • 有时,由于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原因,有长者、老板这种角色,大家的职责不同,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
  • 察言观色的隶属于纵向关系,这才是想要逃避自身责任的不负责任的行为

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

过多的自我意识,反而会束缚自己
  • 什么是自我意识
 
 
不是肯定自我,而是自我接纳
  • 一个人在屋子里放飞自我,说明并不是本真的自我不存在,而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
  • 要想建立共同体感觉(归属感),从3点做起
      1. 自我接纳
        1.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,而是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
        2. 不是自我肯定
          1. 明明做不到,还是暗示自我说,我很强
        3. 而是自我接纳
          1. 接受做不到的自己,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努力
          2. 诚实接受60分的自己
        4. 人都想进步,根本没有满分的人
        5. 肯定性的达观
          1. 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,而且关注可以改变的,拿出改变的勇气
          2. 平静祈祷词:
        6. 我们并不缺少能力,只是缺少勇气,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
      1. 他者信赖
        1. 信用和信赖区别
        1. 他者贡献
          1.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“我”而为他人效劳,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”我“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,比如工作实现他者贡献,体会我对他人有用,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
          2. 富豪们都财务自由了,为什么还在拼命的工作
     
   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
    • 是缺乏人生和谐的一种生活方式:只关注不喜欢自己的那1个人,忽略了其他9个人
    • 人际关系不顺利,真正的问题在无法自我接纳、他者信赖、贡献
    • 工作狂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,以工作为接口逃避其他责任是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一种表现,缺乏人生和谐
    • 工作不只在公司上班,育儿、对地域社会的贡献,兴趣等都是工作
    • 工作狂只靠行为标准认可自己的价值,任何人都有不再是生产者的时候
     
    从这一刻起,就能变得幸福
    • 自己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
    •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
    • 我对共同体有益,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
    • 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不是你,是他人的课题,是否真的做了贡献,根本无从了解,也就是说,只要主观感觉”我对他人有用“,有贡献感就行
    • 幸福即贡献感
    • 获取贡献感最常见的手段是寻求他人的认可,同时阿德勒又强调不可以寻求他人认可
    • 获取贡献感的手段一旦变成寻求他人认可,就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意愿来过自己的人生,失去自由,自由是幸福的前提
    • 有了共同体感觉,认可欲求就会消失,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
     
    追求理想面前的两条路
    • 优越性追求,脱离普通状态,成为特别的存在
    • 廉价的优越性追求: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,是一种问题行为
     
   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
    • 计划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,而是根本不可能
    • 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
     
    舞动人生
    • 想跳舞一样现实性的人生
    • 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,而是登山本身
     
    最重要的此时此刻
    •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
    • 否定想前看,也否定向后看。如果剧场舞台整个会场都开着灯,那就可以看到观众席最里面,但是如果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,那就连最前排也看不见。如果吧聚光灯打在此时此刻,那就会既看不见过去也看不见未来
     
   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
    • 只要在拖延人生,我们就会无所进展,每天只能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,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
    •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
     
    人生意义,由自己决定
    • 并不存在普遍的人生意义,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
    • 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才更要向前看,更应该思考今后能够做些什么
    • 为什么茫然呢?因为你想要自由,想要选择不惧招人讨厌、不为他人而活、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
    • 人想要选择自由时有可能会迷路。所以提出了引导之星。只要不迷失这个指针就可以,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
    • 引导之星:他者贡献
    • 无论过着怎样的刹那,即使有人讨厌你,只要没有迷失”他者贡献“这颗引导之星,那么你就不会迷失,而且做什么都可以
    • 我自己无论如何回顾之前的人生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走到”此时此刻”
    • 一个人的力量很强大,如果我改变了(看待世界、事情的角度改变了),世界就会改变,就像初次戴上眼镜的冲击,原本模糊的轮廓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,就连颜色也鲜艳了许多

    © zbw 2021 - 2024